14. 工單用料分析表,就是通過生產訂單的材料應發(fā)數量、實發(fā)數量、超領數量、短耗數量、在制數量來考核工單用料狀況,也是生產績效考核的一個重要指標。

  15. 加工中心產能分析表,可以根據加工中心的資源數、總有效工時數、已排產耗用數、剩余產能數,系統(tǒng)支持查看任何一個加工中心的產能負荷情況,供生管參考做生產排程。

  16. 生產訂單執(zhí)行反饋表,在生產訂單做完排程之后,哪些訂單做了提前執(zhí)行、哪些訂單做了延后執(zhí)行,與正常的生產計劃差異多少,系統(tǒng)需要一張生產訂單執(zhí)行反饋表以系統(tǒng)預警的形式提供給生產管理人員做相關調整。

  17. 加工中心生產日報表,系統(tǒng)需要支持查看任一加工中心的昨日結存數量、今日接收數量、今日轉出數量、今日結存數量的生產日報表。

  18. 生產重工、不良、報廢統(tǒng)計表,系統(tǒng)需要支持任何一個時間范圍之內的任何一個加工中心的生產重工、不良和報廢數量的明細及匯總報表。

  19. 加工中心完工統(tǒng)計表,系統(tǒng)需要支持查詢任何一個加工中心、任何一個時間范圍內的完工移轉和入庫數量。

  20. 發(fā)退料明細表,系統(tǒng)需要支持任何一個時間范圍內、任何一個加工中心的任一生產訂單的收料和退料情況,在成本計算之后,并可以知道每一工單的材料領用金額。

  21. 料件生產訂單明細表,我們要通過BOM結構的反向查詢,要知道某一物料由哪些生產訂單需要耗用,并需要知道各自耗用多少。

  22. 系統(tǒng)需要支持生產前的套料分析,就是生產人員輸入將要生產的任何一款產品,系統(tǒng)能根據產品BOM模擬出來需要哪些材料,這些材料當前庫存有多少,都各在哪個倉庫。

  23. 對于一些常用物料,可以設置其安全庫存量,在系統(tǒng)低于該庫存量時,系統(tǒng)可以發(fā)布預警信息給生產相關人員,以做好生產備料。

  1. 對于生產過程中突發(fā)的委外作業(yè),系統(tǒng)是否具備委外工序功能暫不做要求,但系統(tǒng)必須支持比較簡單方便的處理這類突發(fā)性的委外作業(yè),還能做到委外對賬、發(fā)票及成本核算。

  2. 系統(tǒng)必須具備委外對帳明細表,可以篩選任何一個委外廠商的一個月的送貨和退貨明細,并匯總對帳總金額,以便委外人員的月底委外應付賬款對帳。

  3. 系統(tǒng)可以隨時查看委外廠商的在制物料數量,就是說我們生產人員可以隨時查看任何一個委外廠商處還有多少材料在制未交貨,以便生產人員跟蹤。

  4. 已入庫未核銷委外訂單查詢表,系統(tǒng)必須能過濾出已經委外入庫但未做核銷的委外訂單明細查詢報表,以便委外人員及時核銷及月底成本計算。

  1. 系統(tǒng)必須預設最新的大陸體系的會計科目,常用的“管制科目”(系統(tǒng)自動生成憑證的科目)系統(tǒng)可以預設,也可以允許財務人員根據工廠實際做調整。

  2. 系統(tǒng)必須支持總分類賬余額表和明細分類賬關聯(lián)查詢,就是我們既要知道總賬科目余額又要知道是哪些明細票據和憑證生成的這些總賬余額。

  3. 系統(tǒng)需預設三張常用的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損益表(利潤表),并允許客戶修改這些計算公式,最好能支持不同兩期之間的財務數據的比較。

  4. 系統(tǒng)必須支持個人余額表和往來明細賬、部門余額表和往來明細賬、客戶余額表和往來明細賬、供應商余額表和往來明細賬的關聯(lián)查詢。

  5. 應收模塊必須有客戶對賬單報表,應付模塊必須有采購對賬單報表,以供會計人員和客戶、供應商進行應收、應付賬款的核對。

  6. 系統(tǒng)需要支持簡單的財務預算,比如對一些職能部門的管理費用、營業(yè)費用的預算等,并可以就本期實際發(fā)生額同預算進行比較,超過部分可以進行控制或者預警的功能。

  7. 系統(tǒng)必須支持呆壞帳處理(備抵法或者直接轉銷法),支持以銷售收入百分比、應收賬款余額百分比、應收賬款賬齡分析法中的某一種來計提壞賬準備。

  8. 系統(tǒng)需支持應收、應付賬款賬齡分析,財務人員可以隨時查看任一客戶、任一供應商的應收、應付賬款的賬齡時間,以期減少財務風險。

  9. 系統(tǒng)最好支持財務高級應用的KPI分析,如償債能力分析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經營能力分析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等;獲利能力分析的資產報酬率、股東權益報酬率、純益率等財務高級應用。

  1. 系統(tǒng)必須支持標準成本維護,如外購材料標準成本維護,自制成品、半成品標準成本維護,委外產品標準成本維護,并可以根據產品實際成本來重新發(fā)布產品標準成本。

  2. 系統(tǒng)必須支持分批、分步、品種法的成本核算方式,就是需要系統(tǒng)能夠支持按生產訂單、按產品工序、按產品別來計算企業(yè)的實際制造成本。

  3. 人工費用、制造費用、公共材料需要支持多種比較合理的分攤方式,不可以僅僅以入庫數量來分攤,最好需要支持權重、工時定額或者材料定額的分配方式之一種。

  4. 系統(tǒng)需支持公共材料的費用分攤,需支持重工生產訂單的實際成本計算,需支持非標生產訂單的實際成本計算,這些異常情況的生產成本計算系統(tǒng)必須支持。

  5. 存貨成本的計算跟蹤過程。比如生產訂單某一款產品的材料耗用數量是多少、材料耗用金額是多少,材料耗用成本價是多少,材料耗用成本價又是如何得來的?系統(tǒng)必須支持存貨成本計算的過程跟蹤。

  6. 系統(tǒng)需支持查看工單材料耗用明細表、人工費用成本分配表、制造費用成本分配表、公共材料領用分配表及各占百分比,以便成本人員很清晰的知道一個產品的組成部分。

  7. 系統(tǒng)需要支持查看銷售成本明細及匯總表,如可以查看本月銷售產品數量、銷售產品金額、銷售成本、銷售毛利及毛利率等相關信息。

  8. 系統(tǒng)需支持查看存貨成本匯總信息,如材料的自制領用金額、委外領用金額,半成品的入庫金額、領用金額,成品的入庫金額、銷售成本,公共材料的耗用金額等信息,系統(tǒng)只有提供這些信息,才可以在成本計算完成之后向總賬切相關成本憑證的。

  9. 系統(tǒng)需支持存貨進銷存累積明細及匯總表,可以直接查看任何一存貨的期初數量、金額,本期投入數量、金額,本期轉出數量、金額,期末結存數量和金額及按類別匯總查詢,類似成本臺帳的一支報表。

  10. 系統(tǒng)需要支持在制品成本明細表,可以查看任一工單在制品期初原料、人工、制費,本期投入的原料、人工、制費,本期轉出的原料、人工、制費,期末結存的原料、人工、制費等在制品信息。

  11. 系統(tǒng)需支持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比較分析,可以從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公共材料等方面,對產品的標準成本和實際成本進行比較。

  12. 在成本計算完成之后,可以根據企業(yè)的存貨實際成本發(fā)生額出具完整的營業(yè)成本明細表,可以查看任一類存貨的成本結轉狀態(tài)。

  1. 系統(tǒng)需要支持固定資產按直線法或者雙倍余額遞減法等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月末可以分明細和匯總自動去計提當月固定資產折舊。

  2. 固定資產模塊需要支持固定資產請購、采購、驗收、建資產卡片、大修、重估、變更、出售、報廢等固定資產模塊一般性作業(yè)。

  由于品質模塊在ERP中作用不大,人事有單獨的系統(tǒng),故這兩個模塊的一般性需求我沒有去整理,如果需要的話,我隨后再補充上來。


本文由:捕魚大作戰(zhàn)機械公司提供